目前分類:【自誡文專區】 (83)
- Jan 21 Mon 2008 16:24
[文章] 損友
- Jan 19 Sat 2008 11:21
[文章] 自誡文 八十一(終)
- Jan 17 Thu 2008 10:50
[文章] 自誡文 八十
自誡文 八十
經云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既能默會大道 內則終日如痴如
愚 「百不知 百不解」 木訥寡言 猶如木石 即所謂 「大智
若愚」 外則謙下慈悲 不輕一切 尊師重道 行住坐臥 言語動
經云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既能默會大道 內則終日如痴如
愚 「百不知 百不解」 木訥寡言 猶如木石 即所謂 「大智
若愚」 外則謙下慈悲 不輕一切 尊師重道 行住坐臥 言語動
- Jan 15 Tue 2008 13:31
[文章] 自誡文 七十九
自誡文 七十九
在道中 就不在劫中 在劫中 就不在道中 這空寂虛曠 不去不
來 不生不滅之大道 即是汝法身 天地萬物 飛潛動植 皆毀於
劫中 獨獨汝之法身常存 既識得這萬劫不毀之法身 還愁個什麼
在道中 就不在劫中 在劫中 就不在道中 這空寂虛曠 不去不
來 不生不滅之大道 即是汝法身 天地萬物 飛潛動植 皆毀於
劫中 獨獨汝之法身常存 既識得這萬劫不毀之法身 還愁個什麼
- Jan 12 Sat 2008 20:39
[文章] 自誡文 七十八
自誡文 七十八
人之來世 已有四萬餘年 污染已甚 習氣濃 業障重 凡心顯於
道心 故對古之大禪德之心法 不易悟入 因此 平時除了多參悟
古德之心法 以收潛移默之效外 還得下功夫 「外減一切事
人之來世 已有四萬餘年 污染已甚 習氣濃 業障重 凡心顯於
道心 故對古之大禪德之心法 不易悟入 因此 平時除了多參悟
古德之心法 以收潛移默之效外 還得下功夫 「外減一切事
- Jan 10 Thu 2008 10:12
[文章] 自誡文 七十七
自誡文 七十七
當你臨終之時 總不可起一絲毫妄想情念 世間的悲歡離合 榮辱
得失 恩怨是非 皆是夢幻 此四大假合之身 也非是真 一切總
不貪執留戀 此自性 生時 亦不來 死時 亦不去 不動 不搖
當你臨終之時 總不可起一絲毫妄想情念 世間的悲歡離合 榮辱
得失 恩怨是非 皆是夢幻 此四大假合之身 也非是真 一切總
不貪執留戀 此自性 生時 亦不來 死時 亦不去 不動 不搖
- Jan 05 Sat 2008 20:08
[文章] 自誡文 七十六
自誡文 七十六
道信大師云 「百千法門 同歸方寸 河沙妙德 總在心源 一切
戒門 定門 慧門 神通變化 悉自具足 不離汝心 一切煩惱
業障 本來空寂 一切因果 皆如夢幻 無三界可出 無菩提可求
道信大師云 「百千法門 同歸方寸 河沙妙德 總在心源 一切
戒門 定門 慧門 神通變化 悉自具足 不離汝心 一切煩惱
業障 本來空寂 一切因果 皆如夢幻 無三界可出 無菩提可求
- Jan 03 Thu 2008 20:25
[文章] 自誡文 七十五
自誡文 七十五
經云 須菩提在岩中宴坐 善惡都不思量 寂然不動 感得天雨四
花 須菩提從坐而起 遂問空中雨花 讚嘆者 是何人 曰 我是
梵天 又問 云何得雨花 曰 我見尊者 善說般若波羅密多……
經云 須菩提在岩中宴坐 善惡都不思量 寂然不動 感得天雨四
花 須菩提從坐而起 遂問空中雨花 讚嘆者 是何人 曰 我是
梵天 又問 云何得雨花 曰 我見尊者 善說般若波羅密多……
- Jan 01 Tue 2008 20:46
[文章] 自誡文 七十四
- Dec 30 Sun 2007 20:43
[文章] 自誡文 七十三
自誡文 七十三
說自性 非自性 說虛空 非虛空 說清靜 非清靜 說佛 非佛
譬如橘子 有幾分甜 幾分酸 無論用多少言語來形容說明 你依
然不知其真味 不如不用言語來形容說明 只要拿過來嚐一口 你
說自性 非自性 說虛空 非虛空 說清靜 非清靜 說佛 非佛
譬如橘子 有幾分甜 幾分酸 無論用多少言語來形容說明 你依
然不知其真味 不如不用言語來形容說明 只要拿過來嚐一口 你
- Dec 26 Wed 2007 10:11
[文章] 自誡文 七十二
自誡文 七十二
佛非從文字中求 若文字中 可求得佛 則博學多聞之輩 應皆成
佛 一字不識之人 都是生死鬼 然而 六祖慧能大師 為何一字
不識 得受五祖衣缽 神秀是五百人教授師 為何不得五祖心傳
佛非從文字中求 若文字中 可求得佛 則博學多聞之輩 應皆成
佛 一字不識之人 都是生死鬼 然而 六祖慧能大師 為何一字
不識 得受五祖衣缽 神秀是五百人教授師 為何不得五祖心傳
- Dec 20 Thu 2007 00:06
[文章] 自誡文 七十一
自誡文 七十一
不可說自性 著自性 說虛空 著虛空 說清靜 著清靜 說佛
著佛 守名生解 依文解義 皆是守屍鬼 生死永不了 多知多解
廣求文義 皆是邪門 非佛道之真脈 學得越多 知得越廣 越是
不可說自性 著自性 說虛空 著虛空 說清靜 著清靜 說佛
著佛 守名生解 依文解義 皆是守屍鬼 生死永不了 多知多解
廣求文義 皆是邪門 非佛道之真脈 學得越多 知得越廣 越是
- Dec 15 Sat 2007 16:12
[文章] 自誡文 七十
自誡文 七十
經云 「不捨煩惱 而入涅槃」 此是真諦 若欲捨煩惱 而入涅
槃 如此修行 生死永不了 煩惱之性 即佛性 此軀殼 是一具
死物 不能煩惱 故煩惱也是佛性之妙用 捨煩惱 即是捨佛性之
經云 「不捨煩惱 而入涅槃」 此是真諦 若欲捨煩惱 而入涅
槃 如此修行 生死永不了 煩惱之性 即佛性 此軀殼 是一具
死物 不能煩惱 故煩惱也是佛性之妙用 捨煩惱 即是捨佛性之
- Dec 14 Fri 2007 20:08
[文章] 自誡文 六十九
自誡文 六十九
煩惱 本無根 生生滅滅 無實 因分別執著而有 若不分別執著
自然無煩惱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自性空寂虛曠 至清
至靜 煩惱一點也沾染不得 若起一念 去除煩惱 求清靜 也是
煩惱 本無根 生生滅滅 無實 因分別執著而有 若不分別執著
自然無煩惱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自性空寂虛曠 至清
至靜 煩惱一點也沾染不得 若起一念 去除煩惱 求清靜 也是
- Dec 13 Thu 2007 22:58
[文章] 自誡文 六十八
- Dec 12 Wed 2007 22:53
[文章] 自誡文 六十七
自誡文 六十七
自性 至虛至空 至寂至靜 至清至善 無形無相 無聲無味 此
是汝本來面目 此是汝老家 若有一絲情塵雜念 即失本來面目
即流落他鄉 故古之達道者 叫學人一念萬年去 如寒灰枯木去
自性 至虛至空 至寂至靜 至清至善 無形無相 無聲無味 此
是汝本來面目 此是汝老家 若有一絲情塵雜念 即失本來面目
即流落他鄉 故古之達道者 叫學人一念萬年去 如寒灰枯木去
- Dec 09 Sun 2007 22:35
[文章] 自誡文 六十六
自誡文 六十六
赤子之心 是真心 千萬富翁 站在嬰孩前 他並不喜 一位又髒
又臭的乞丐 站在嬰孩前 他並不怒 珠寶玉石置於前 他也不貪
石塊瓦礫置於前 他也不厭 嬰孩 只是餓了 飲乳 睏了 睡覺
赤子之心 是真心 千萬富翁 站在嬰孩前 他並不喜 一位又髒
又臭的乞丐 站在嬰孩前 他並不怒 珠寶玉石置於前 他也不貪
石塊瓦礫置於前 他也不厭 嬰孩 只是餓了 飲乳 睏了 睡覺
- Dec 05 Wed 2007 21:45
[文章] 自誡文 六十五
自誡文 六十五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若了徹此句話 並切實能做到
則還有什生死輪迴 不住善 惡 是 非 有 無 凡 聖 一切
處無心無住 即是應無所住 即是「真空」 生無所住之心 食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若了徹此句話 並切實能做到
則還有什生死輪迴 不住善 惡 是 非 有 無 凡 聖 一切
處無心無住 即是應無所住 即是「真空」 生無所住之心 食
- Dec 02 Sun 2007 21:40
[文章] 自誡文 六十四
自誡文 六十四
喜怒哀樂未發之前 謂之「中」 喜怒哀樂發之中節 謂之「和」
諸佛祖聖賢 並不是就無喜怒哀樂 經云「天為一大天 人為一小
天」 一大天 有春夏秋冬 一小天 也有春夏秋冬 人之喜即是
喜怒哀樂未發之前 謂之「中」 喜怒哀樂發之中節 謂之「和」
諸佛祖聖賢 並不是就無喜怒哀樂 經云「天為一大天 人為一小
天」 一大天 有春夏秋冬 一小天 也有春夏秋冬 人之喜即是
- Nov 30 Fri 2007 16:57
[文章] 自誡文 六十三
自誡文 六十三
眾生即佛 佛即眾生 為眾生此性不減 為佛此性不增 佛在世的
時候 也是餓了要吃飯 渴了要喝水 冷了要穿衣 病了要吃藥
睏了要睡覺 累了要休息 與眾生無異 眾生所以為眾生 只是自
眾生即佛 佛即眾生 為眾生此性不減 為佛此性不增 佛在世的
時候 也是餓了要吃飯 渴了要喝水 冷了要穿衣 病了要吃藥
睏了要睡覺 累了要休息 與眾生無異 眾生所以為眾生 只是自